城市中最有「植感」的電氣時代產物

圖/文:陳昱翔

        1888年的某個傍晚,當夕陽逐漸隱沒至淡水河及大棟山系時,臺北城內一台由丹麥電氣技師引進的燃煤發電機,隨著鍋爐溫度攀升開始運轉,讓煤炭像是坐進時光倒轉機一般,讓百萬年來儲存的生物能反轉釋放,將蒸汽動能透過電磁效應轉換成電流,沿著銅線穿越一根根電線桿的燈泡之中,緩緩照亮城內官府周遭的街廓。

       當時城牆上的守衛向下俯瞰,是否會看到腳下燈火與天上星空,形成星火鏡像的美景呢?

電線桿的崛起與林立

         如果你是清朝的台北人,若想看到上述的夜景,只有臺北城內才有機會。畢竟電力系統在當時仍是新時代的技術,且還得仰賴小型的煤炭發電機進行供電,使得發電成本相當昂貴,因此當時只有城內的官府才有電燈可以使用。而台北電力的普及,則要等到日本政府於1905年完成龜山水力發電所及古亭庄配電所等電力設施後,才真正走入電氣供應時代。從那開始,許多的電線桿也隨著民生電力需求的增加,迅速的在街道上林立擴散。

       過去幾百年來因人為活動而消失在台北盆地的灌木,在電器時代的幾十年期間,便由乘載電纜的木桿取代,成為都市叢林的新物種。

電線桿的演進

        當時的電線桿,為了兼具耐用性與符合成本,多數是由柳杉製成的木製電線桿。柳杉是生長較為快速的經濟樹材,原先日本引進台灣進行種植,目標作為建材使用。但因氣候差異,卻形成質地不緻密、邊材厚的木材,無法作為建材,卻非常符合電線桿的需求。因此成為電線桿的主要材質。

        為了避免潮濕及蟲蛀等問題,木桿在製程中會注入硫酸銅、結麗曹篤油,並在表面塗上黑色的柏油,也因為外觀看起來像被火燒過一樣黑黑焦焦,同時又連結許多電纜電燈,因此便得到了「電火柱」的稱呼。

IMG_9775 2

狹小的巷弄如同小小保護區,讓木製電線桿仍能棲居,默默地為民眾提供服務。攝於同安街巷弄

電線桿的隱藏功能

        除了作為電纜的橋墩與節點,電線桿還隱藏著許多附加價值。自1905年開始,在電線桿上張貼廣告成為新興的行銷方式,根據「臺灣日日新報」1905年刊登的「電柱廣告」費用,每月的廣告張貼費約30-80錢,相當於當時一般家庭一個月的基本開銷;後來到了戰後戒嚴時期,電線桿也是進行保密防諜的相關政令宣傳管道。

        那個還沒有手機可以低頭,以報章及廣播為主流媒體的時代,在街道上固定距離就出現的電線桿上張貼廣告,可說是相當聰明的行銷手法。當民眾步行在路上,每步行幾十秒就能看到不同的廣告文宣,就像是現在社群媒體的貼文一樣新鮮有趣。也因過去這樣的廣告服務,才會讓現在的電線桿上仍有許多廣告或「南無阿密陀佛」等標語偷偷張貼,或許電線桿仍作為一種資訊平台,有群人默默地瀏覽上面的訊息。

        電線桿的另一個隱藏功能,便是能作為「在地式」的GPS定位系統!台電為了便利管理電網系統,使用了圖號座標系統為每根電線桿進行編號定位,根據編號便能迅速找到確切位置。因此如果下次不小心在荒郊野外迷路了,手機又沒有網路的時候,只要通報電線桿的座標系統,警消單位就可以迅速知道你所在的位置,協助你找到回家的路。

電線桿的隱沒

        不過木製電線桿的時代並沒有持續太久。即便做了防蛀處理,也僅有25年能確保品質無虞,再加上後期木桿供應不穩定,1950年代後開始改用混凝土製成的泥製電線桿,也就是現代常見的電線桿。然而,隨著電力需求的增加,錯綜複雜的電纜與電線桿逐漸成為市容問題,於是自1991年起台北也開啟電纜地下化的工程,20幾年來也讓整座城市近9成的電纜藏入地底,而原本繁盛一時的電線桿,又隨著城市的演替逐漸消失。

        而那些被現代社會遺忘的街區,恰巧提供了小小的保護區,讓經過歲月風化與蘚苔共生,表面又變回原本木本質感的木製電線桿,仍有個空間得以棲居,靜靜的躲藏在巷弄之中。

        下次走在路上,不訪留意路上的電線桿,那些藏在角落,表面充滿「植感」的電線桿,可能比許多歷史建築更為稀有!

IMG_1139 2

許多木製電線桿經過多年使用,漸漸還原成原本的植感,與角落的植物融為一體。攝於永春街巷弄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