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權松江路口的裏世界:行天宮地下街

圖/文:陳昱翔

行天宮地下街的形成原因

        現位於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及松江路交界處的行天宮,是少數座落於市中心的大型廟宇,但如今我們熟知的行天宮本宮,其實原本名為「行天堂」,座落在昔日被稱為九臺街的地方(今日林森北路及民權東路交界處),直到1960年代,為配合九年國民義務教育,在原址被選定為台北市立新興國中的校舍預定地後,行天宮才遷至如今民權東路與松江路口東北側的區域。

搬遷後新落成的行天宮 來源:https://hyperconvergence.pixnet.net/blog/post/186485946

        因著行天宮主神——恩主公(關聖帝君)的香火鼎盛,前來參拜的香客絡繹不絕,線香、米糕、供品等商品成為巨大的商機,因此不論周邊的店面,或沿街叫賣的流動攤販,紛紛開始販售參拜所需的用品;此外,前來參拜的人多半都是心有所求之人,「求神」之餘,也有「問卜」的需求,因此也吸引算命攤販進駐。隨著信眾增加,除了成為具代表性的信仰中心,也成為許多觀光客必遊的觀光景點。隨著時間推移,便吸引更多的香客與攤販聚集於此。隨著人潮不斷增加,流動的攤商成了影響交通動線的問題。為了改善行人交通安全,以及安置周邊攤販,台北市於1980年代建置了松江民權東路口的地下道,並命名為台北松江路命理街(或稱為行天宮地下街)。

當時行天宮內有義工專門分發線香 來源:https://flic.kr/p/jGqiiG

十字路口底下的裏世界

行天宮的地下動線圖

      行天宮地下街空間動線呈現如「工」字型,面積雖然僅有88平方公尺,卻有著20幾家的店舖,每個店鋪約莫只有4平方公尺,僅能容下一張桌子及幾張椅子。除了既有的店舖空間外,中央走道經常有許多挽臉阿婆佔據並就地擺攤攬客,四個出口樓梯處也被攤販佔據,眾多攤商依然就地兜售麵線、米糕、線香、糕餅等供品,甚至透過地下道拓展至其他路口,小販的營業範圍從十字路口的四個轉角,一路蔓延至廟口。
        市府原先以為利用地下道商場可以改善流動攤販的問題,沒想到卻創造出更大的腹地,吸引更多小販前來進駐,這個現象展現許多建設與使用者的有機互動結果,到頭來還是沒有解決原先的問題,不過有時候並不是規劃設計不良,而是沒有理解在地的使用需求,忽略人為活動與空間交互作用的方式,誤認為硬體建設便能解決城市的問題。

地下道出口處仍能看見就地擺攤的算命師

        除了攤販之外,廣大的人潮也吸引許多乞討者及募款團體,不論是在周邊的人行道或是地下道,當時很常能看見席地而睡的遊民,旁邊很可能就站著一位念佛持缽的僧侶,或者是募款建廟的信徒,這些與我們彷彿截然不同世界的人們,似乎也預期著前去參拜的信眾,多半也有樂善布施的善念,因此才在此落腳糊口,對比周遭的小販,似乎也從載著另一種「供需關係」。

即便陰雨天,小小的街角也能看見不同的團體進行勸募

      兒時阿嬤很常帶著我走路去行天宮拜拜,那時認為直接過馬路是危險的方式,所以阿嬤多半會帶我走過地下道。
        當時的地下道照明並沒有現在那麼好,記憶中就像是要到地下城探險,加上當時中央走道常坐滿整排的人,臉抹著篷粉在挽臉,角落偶而還會有蓬頭垢面的遊民或是僧侶在化緣,兩側通廊的算命攤,掛著五花八門的燈飾及招牌攬客,那個場景對當時的我來說簡直像遊地府一樣刺激。

從許多攤商都掛著日語OK的招牌,能看出地下街是日本觀光客的熱門景點

算命攤有時會掛上相命圖樣,對於外國觀光客可能會認為很獵奇

        與地面上的熱鬧相比,地下道就如同電玩「沈默之丘」中的裏世界概念一樣,相較於現實世界,裏世界被定義為與現實世界的空間場景一樣,但被晦暗、污垢的氛圍籠罩,每個轉角都像是會冒出慎人的怪物般,而在這個可怕的空間中,往往卻能在這裡找到現實世界無法探詢到的真相。

        那些算命攤彷彿能引導人們從生活的迷霧中找到方向,在走出地下道的同時,也走向更光明的未來。

從地下道算完命後走回地面,不曉得是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能重見光明

裏世界的消逝

       上述奇幻的城市風景,在2014年8月行天宮突然發布的禁香令之後,產生巨大的改變。
       當時行天宮以環保、安全等考量,並經擲茭向恩主公請示允茭後,宣布行天宮從此禁止焚香及擺放供品進行參拜,如此更動讓原本的線香供品需求瞬間消失,使許多小販從此消失在廟宇周邊的人行道與地下道,或許是多數流動攤販的減少,讓許多乞討者、僧侶及勸募者成為稽查取締的主要目標,在種種壓力下這些族群也大幅減少。
        現在的行天宮地下街,通道的照明設備、排水系統雖然都比當年優化,也沒有佔據廊道的挽臉阿婆、賣香阿婆以及遊民,空蕩蕩的地下道恢復完整的行通功能,但兩旁的算命攤生意似乎也大不如前,許多攤位已沒有營業,兒時奇幻的場景已然消失。

算命人潮已不如以往熱絡,有些店家已無營業

曾經被挽臉阿婆及塗滿篷粉的顧客所佔據的中央通廊,當時猶如地府的場景如今已然消失

        過去許多消失的地景,都因空間被改建或拆除,但行天宮地下街的變化,卻主要來自參拜行為的變遷。從一開始市府為了安置路邊攤販,規劃地下街商場當作解方,卻意外讓流動小販群體蔓延至地下道及週邊街區。
        後來廟方宣布禁香令,致使行天宮地下商場的特色光景消失。雖然現在沒有燒香的廟宇常被讚頌具有環保觀念,但對於信眾來說不僅消失了儀式感,連帶熟悉的街景也不復存在,成為了與其他地下道一樣,缺少了故事性與辨識度的同質空間。
        有時城市空間及景象想要保存,除了空間的修繕與留存,在地的文化及儀式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,因為城市裡最能打動人的樣貌,都是人與空間共同交織而成的。

禁香之後,有的路邊攤販也轉型賣花,只是生意看起來明顯不如從前

僅存的小攤販,仍舊販售著兒時阿嬤買去拜拜的米糕,如今是少數仍能獨自回憶的滋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