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生與交集:寶藏巖山城聚落的多樣性

山與水,自然與人神,居住正義與空間發展,社會底層與藝術菁英…都市中各面向的議題,都在這處邊緣的山城聚落裡產生交集,並且找到某種共存之道。

談寶藏巖聚落要先從地理環境開始,它位於新店溪和萬盛溪交流的小丘上,是城市邊緣之所,也是山水交集之地。而比起新店溪,萬盛溪的尺度更呼應聚落,隨著社區入口的台階而下,也更於親近。

聚落之名源於鄰近的寶藏巖(右前方),主祀觀世音菩薩。巖指山洞,點出了地域特性,是以黎民和神佛,都共居在這座山城裡。山城建物櫛比鱗次,屋頂的顏色材質各有不同,也反映了屋主的經濟條件或先來後到。

山城不比平地,腹地狹小而起伏,住屋在既有環境基礎下,有機成長。既然不走剷平蓋高樓、人定勝天那套,此處就有濃厚的人與自然共存的默契。

聚落裡的開放空間,由廣場與通道組成,但界線模糊、相互交集融合,添加步行的豐富感。

很多廣場其實有著露台陽台的功能,一邊養綠,一邊眺望城市遠方。或者說,室內侷促、室外奢侈。

山城聚落裡的小隧道,排水溝是明溝且淺,可能因為下方還有住戶。這裡的路徑總是蜿蜒,難以一眼望盡。

社區的柑仔店,隔壁那面挖開的牆內,有著關於山城的全貌介紹。

若要體驗原有社區的生活樣貌,就該到柑仔店旁的棚子坐坐。裏頭常有居民唱著卡拉ok,周邊是各式菜園,還有養雞場(蓋藍布處),一派與土地同呼吸的鄉村自足風光。

寶藏巖聚落原是老兵與城鄉移民的落腳處。但這裡同時是公園預定地,歷經轟轟烈烈的社運,成為如今藝術家與部分原住戶共存的模樣,結局和其他有類似拆遷議題的區域非常不同。聚落仍是活的,歷史也還繼續著。走近各戶門口旁掛著的紅黑小牌,讀讀他們的故事,多讀幾塊、便可併湊一個時代。

現在,這裡主要的名片是「國際藝術村」,居民遷出後的空屋,變成各藝術家的工作室。這間以金工首飾為主題,室內有需樓梯上下的小閣樓,為山城特點。

山城空間原本多變,加上工作室的經營,每個轉角都有自己的味道。聚落的主管單位是文化局,整個山城就是巨大的展場。

關於藝術,也有體制內外之別,街頭塗鴉者顯然不願意缺席,讓這裡有更多的共存與交集。

來這裡,似乎需要一張地圖,也似乎不需要。地圖能給你大方向的參考,但遇到的每一個叉路轉角,上下左右往哪走,還是取決你的喜好與奇心。你或許要來個兩三趟,多繞幾次,才能建立屬於自己的路徑。

最後,或可從兩處全覽這處共生聚落。一是由新店溪畔的草地,仰望山城的歷史斷面,那也是雙北市民經福和橋會看到的山城樣貌。

一是從山城的高點俯瞰,從近身的藝術家裝置廣場,越過住戶層層往外推,再跨過溪流、高架橋,至遠方的高樓,是邊緣聚落和大城的對望。雖然邊緣,多層次的的空間變化裡,卻體現了一座城市該有的多樣性。

手感地圖

正14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