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宮裡尋紅磚瓦房:老士林的前、後街

會用「前街」「後街」這麼直覺簡單詞彙命名的,當屬老區域。老區域發展有其紋理,巷弄彎曲,不走方格棋盤這一套。是以尋找區內產物紅磚瓦房時,方向錯亂實屬必然,亦樂趣所在也。


前、後街的參考點是當地的信仰中心神農宮。前街緊臨,後街就稍遠些。前街不只一條,它和後街的關係,有時平行,有時垂直,加上支徑左繞右繞,空間邏輯在這派不上用場。


為了避免一開始就放棄,先從外圍易辨識的走起,如與後街相接的中山北路五段699巷。在路上,可見被盆栽圍起的老店面。


轉福榮街,23號門柱上的那兩小盆,很是可愛。


福壽街與福榮街平行,都是名稱充滿祝福意味的街道,街上一樣有著帶院子的矮屋。


接下來,以縱向的前街(另有一條前街是橫向)為主軸,由南往北、見巷就鑽,紅磚瓦屋大都身藏其中。


43巷2弄這處傳統民居,位置很不好找。這處三合院雖然小,格局堪稱完整,但似乎已無人活動。


前街43巷8弄的美麗轉角。


在曲折狹窄的路徑裡,有時會突然蹦出塊大空地來,是在此晃蕩的驚喜。


就像是市區裡其他僅存的紅磚瓦屋一樣,125巷裡這棟原住民也幾乎被後期樓房壓得喘不過氣,還好有門前這片菜園。


不過,這裡也有少見的樓房紅瓦屋,三層高。


前街走到底上河堤,尋找藏在其中的瓦房,也俯瞰質感有差的屋頂。


堤外的河道是外雙溪,遠方即士林橋、淡水捷運線。


後街的幅員較小,但7巷附近很有意思。這處地景由一棟荒屋背面、一棟磚瓦屋前院及一輛廢棄電車所組成。再過去便是文林路、士林橋。


轉角的失落空間,飄著一只藍色塑膠袋,不知是對這塊老區域隱喻些什麼。


轉彎過去,橋下原有間雕刻店,可惜已不見蹤影(攝於2016年)。


筆記地圖


士01


實地導覽影片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