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物的氣味(城南一):牯嶺街

舊書攤,錢幣郵冊,老式的小屋、宿舍和機構,還有楊德昌的經典電影,共同撐起了牯嶺街周邊的懷舊和時代氛圍。

牯嶺街小劇場靠近南海路口,門口上方有個小紅燈泡,是這棟建物昔日為警局的線索,它曾是白色的,後來刷成了黑身。

巷弄裡的日式住宅及狹長小徑。比起文末靠近福州街的那些大人物居所,這裡多了些平民味。

某棟用途不明的建物背面,窗戶全被拆除,但管線像是新添,不似廢墟。

牯嶺街的舊書攤早已不復當年,倒是仍聚集了不少販售郵票與錢幣的商家。

12巷這戶,有著令人懷念的紅漆木門,但似無人居住。

22巷這戶左右無鄰的矮屋,其挾長的屋簷黑瓦及小閣樓,讓人不住多看一眼。

松林書局和楊德昌的史詩電影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」,堪稱是這條街的兩個座標。日日坐在門口的蔡老闆,猶如昔日武昌街明星咖啡屋樓下的周夢蝶。電影復刻了60年代的苦悶,不知老蔡當年可曾和故事主人翁茅武差肩而過

續往南走,過了寧波西街,巷子裡(重慶南路三段3巷)的北一女中職員宿舍,有著稀有的全紅磚樓梯間立面。

57號的易林書局,來了幾次都不曾拉開鐵門。

再度鑽進巷子,這棟的二樓住戶,顯然是蘭花的死忠粉絲126巷

台電輸變電工程處,也是一處很老派的辦公空間。

過了福州街,牯嶺街的兩側都是大片的日式宿舍,靠和平西路側的面積更大些(牯嶺街60巷)。

此區院落大器,樹叢茂密,屬台大高階教職員宿舍。

牯嶺街上可辨識的舊書攤就剩松林和易林。雖已蕭條,但這條輝煌過的街道仍具精神指標,文化總會每年都在充滿文風的城南辦系列活動,曬書部分,自然就交給牯嶺街。

手感地圖

正01

實地導覽影片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