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派地景中的軟線條:興城街、萬全街

金屬勞動是這裡的代表性畫面,但夾雜其中的老屋、雜貨店、豆腐店及緩慢時光,又軟化了區內的鋼鐵線條。


街廓由承德、民生西、重慶北及錦西街所圍,造訪本區,可從民生西路上斜角切入的興城街開始。或者,在騎樓中找到這條更斜更窄的無名巷進入。


有打鐵街之稱的興城街與萬全街,至今仍分布著各類五金材料行,自明性高。有別於黑灰咖啡等暗色系,這間機具行顯得異常亮眼(興城街)。


興城街上一棟老屋的立面細部


興城街和萬全街交口,有間很小的雜貨店,許多的展示櫃都還是木製的,有著長久觸摸下的時間光滑。它的存在恰恰軟化了這塊區域的堅硬氛圍。


轉進萬全街,兼做修理單車的勞動身影。街上的許多店家,都有個堆積如山的內裡,總是昏暗,看不清究竟藏了些什麼。


相較起來,興城街上的五金店店面寬些,萬全街上的較窄,鄰居好像隨時都可以伸個手相互支援零件似的。


本區同類型的工作環境,一般來說都較凌亂擁擠,但這家例外,還騰出了泡茶空間,電影感十足。


萬全街103巷口,一間豆腐製造廠,與本區主流產業在材質意象上是強烈對比。豆腐模板與後方逐層退縮的建物,構成有景的角落。


豆腐店對面這間單邊二樓的木屋,寬度很窄,但樓下卻仍撐起了一個店面。


取103巷北上接歸綏街,這間「皇帝神宮」的牌樓,造型特別。


歸綏街行之有年的公娼,已被陳水扁市長所廢。人去樓空後,呈現另一種蕭條或沉靜。這一排是街上代表性建物,開窗形式有拱形、圓形、八角形與矩形等,表情豐富,已為古蹟的「文萌樓」就在一旁。


跨寧夏路繞進104巷,這戶日式宅院,是本區少見的居住形式。


旁邊這棟磚屋很有味道,和巷道關係也緊密。


寧夏路上這棟「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」也是市定古蹟,外圍的舊城牆隔著窄巷子(歸綏街97巷2弄)與民宅為鄰,是很生活的公共建築。


手感地圖


同04


實地導覽影片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