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1用走路寫日記 Post author:veins_of_taipei Post category:一段路 圖/文:JH 年輕的時候,喜歡競技性的運動,不管是籃球、排球、棒壘球、游泳,越激烈的競爭性對抗性運動,我越喜歡 ; 就連一個人的慢跑,我都覺得沒勁,更別說是走路這種緩慢且可能是孤獨的活動了。 那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走路呢? 我想主要是兩個原因,一個是年紀漸長,年輕時候累積下的運動傷害,已經不太允許我再經常做太激烈的運動,二則是幾次在歐洲的出差,於商務行程的間隔時間中,我迷戀上用走路的方式去認識城市景色。 在倫敦,我沿著泰唔士河畔,逛過跳蚤市場、老倉庫,PUB、博物館、美術館、畫廊、劇場,也在走路的過程中發現過許多偉大的建築師作品,更曾在泰唔士河南岸不經意的發現建築大師 Richard Rogers 的建築師事務所;在巴黎;我從聖母院旁的塞納河畔,一路逛著二手書報攤,走在河畔下,走過一座座橋,看著光影的變化,以不同角度欣賞城市地標巴黎艾非爾鐵塔,體驗了什麼叫做一場流動的饗宴;在柏林,我沿著施普雷河 Spree,流連忘返於博物館島,在 Hackescher Market 的巷弄,漫無目的地逛著文青小店、畫廊、咖啡館,在綠意盎然的小中庭中發呆放空。 去年三月到日本大阪參加商展,展覽結束後,偷得半日閒,跑到從未造訪過的神戶市,沒有目的性的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中閒晃,走到神戶港邊時,突然撞見這座美國建築大師 Frank O. Gehry 的作品「魚躍」,這是我以前在建築設計書本上所拜讀的名師大作之一,就這麼驚奇地出現在我眼前。 日本神戶港美利堅公園的裝置藝術 高速的交通工具,把你從這個點帶到另一個點,比如高鐵、台鐵、客運,是效率的移動 ; 摩托車,自行車的移動,比較像是線性的移動,速度較慢,路線可以隨時變動,也與經過的環境有一定的接觸與互動。而走路的移動,我認為像是面的接觸,速度最慢,與環境接觸到的面向與互動也最多,隨時可以發現許多環境與空間的細節。在同一個路徑上, 每往前走個幾尺,往旁邊移動個幾寸,前方與周邊的天際線,已經緩緩地改變,這種有趣的體驗是走路移動所獨有的,用你想要的速度隨時留意周邊空間的變化。 「世界愈快,心越慢」十年前的金城武廣告金句,正是我現在持續走路的心境。工作愈繁雜時,我越想要去走路,在走路的過程中,我會調節我的腳步,我的呼吸頻率,暫時拋開工作上的瓶頸或是雜念,重新放空我的思緒,讓我在走路的過程中,藉由走動,重新建構我的思緒。有時,我就是走路,什麼也不去想,隨意觀看沿路的人事物,這些看似無關的景色,也會觸發我一些新的創意與想法。 住家附近的磺溪步道 若是你也是個喜歡拍照的人,走路的方式,可以讓你在原本習以為常的環境中,發現更多細節,或是新鮮的事物或是不同的角度;速度變慢,你會更有機會留心環境的變化,甚至是不同季節氣候,展現出來不同的風景,想要重新認識你周遭的環境嗎? 現在就開始帶著一顆放鬆的心情,開始用心走路吧! Read more articles Next Post002新店後街緩慢行 You Might Also Like 002新店後街緩慢行 21 3 月, 2025 003開埠前,這裡比中環更繁忙 21 3 月,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