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奔文創黃鴻璽、劉少凱:武道上的同行者 Post author:veins_of_taipei Post category:街頭想想 文:江晨 2011年,碩士畢業後服兵役之前的這段空檔,背包客劉少凱遊蕩到北京時,被一家叫「夜奔北京」的客棧吸引。 或許,他當時未料到,十一年後,他會成為「夜奔北京」創始人黃鴻璽的同行者,與後者一起鑄造「夜奔文創」的品牌世界。 「夜奔北京」是開在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民宿,民宿老闆黃鴻璽曾經擔任過雲門舞集的武術老師,自中學起就學習中國武術,後追隨武術家徐紀先生習藝。2011年,29歲的黃鴻璽決定自台灣往大陸北方發展,賣掉在台北的房子,在北京開了客棧。 這家客棧開在距離北京王府井十幾分鐘的衚衕里。其中一個特點是客棧的員工和客人都學習武術。先從基本的十路彈腿學起,後來陸續吸引各方武林高手來獻藝,切磋,教拳可以換住宿。客棧也同步推出打工換宿計劃。 一時間,「夜奔北京」逐漸成為「衚衕裡的神祕客棧,超越門派的武術大觀園」。 兩位台灣流浪者在北京四合院屋樑相逢 劉少凱大學在中國醫藥用化妝品系就讀,研究所做奈米醫學生物研究,有科學家的特質。但在成長過程中,他也陸續接觸到一些老師,從小就看到各種不同類型的身體治療術,包含整骨推拿、身體結構與能量調整、筋膜行氣等概念與方法。 在「夜奔北京」,黃鴻璽向劉少凱介紹了他此前的「流浪生涯」——當年他申請到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畫,一路在中國北方拜訪武術家們。隨徐紀老師學習北方長拳的他,正是因為這段「流浪生涯」決定走出人生的舒適區,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開客棧。 時隔多年後回想,黃鴻璽提到還有一個原因是:「老師要求嚴格到我受不了,想要逃離。」中國武術博大精深,為了學好武術,徐紀先生除了在武術的基本功、套路、應用方面要求嚴格,也帶黃鴻璽看戲,聽音樂會,以便於他從文化的角度理解武術。這些養分後來都成為了「夜奔文創」的無盡寶藏。 同樣作為背包旅行者,劉少凱被黃鴻璽的流浪故事打動。 入住「夜奔北京」第二天一早,劉少凱隨黃鴻璽及一群外國客人在四合院裡練拳,練拳結束後,他們站在四合院的屋樑上眺望北京城。 2011年劉少凱與黃鴻璽在「夜奔北京」四合院客棧里,照片由劉少凱提供 或許他們都沒有料到,屋樑相聚會是他們重逢的暗號。從那時起,「俠」的概念在劉少凱的心中生根發芽,他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武術是這麼酷的事情。這些都成為此後構建「夜奔文創」品牌世界觀的基因。 劉少凱離開北京前,黃鴻璽帶他在胡同裡吃了老北京火鍋。 兩人就此別過。 黃鴻璽的客棧生意不錯,繼「夜奔北京」之後,接連開出了「夜奔平遙」、「夜奔大同」。劉少凱則在世界各地流浪探索,先後去過日本、歐洲、南美洲、美洲,在此過程中,他也帶領台灣品牌去全世界參展,推廣台灣文化,在新創企業歷練的同時,也跟隨師父學習丹道養生修行的方法。 2011年劉少凱與黃鴻璽在「夜奔北京」四合院客棧里,照片由劉少凱提供 2019年,世界的鐘擺因為新冠疫情的蔓延發生巨大的延宕,受疫情影響,黃鴻璽收掉「夜奔北京」回到台灣,思考接下來的發展。 關掉「夜奔北京」後,客棧過往的記憶,來來往往的客人,浮上心頭,黃鴻璽著手寫這些故事。此外,醞釀多年的彈腿褲和通明扣系列服裝逐漸成形,這個服裝計畫在一家美國的募資平台大受歡迎。這像一劑強心針,使得黃鴻璽決定從「夜奔北京」累積的資源開始,重新出發,創辦「夜奔文創」。 北京一別後,劉少凱一直在追蹤黃鴻璽及「夜奔」的發展。 所以當2022年,黃鴻璽邀請劉少凱加入由「夜奔北京」衍生出來的「夜奔文創」,作為共同創辦人,擔任品牌總監時,他隨即加入。 「夜奔文創」的通明扣系列服裝,照片由劉少凱提供 兩人會合,成為同行者。 彈腿褲和通明扣系列服裝是黃鴻璽專門為習武者設計的衣服,實用、美觀,正式其「一舉一動,為武而生」觀念的體現。衣服的設計理念來在於黃鴻璽從徐紀先生所學北方長拳體會到的「中國人的身體認知方式。」比如,他不再用歐洲的刻板方式規定衣服的大小——找模特以S、M、L、XL的型號做標記,他以天、地、人做標記,或者以龍、虎、鷂的形態為服裝命名。 劉少凱加入後,參觀黃鴻璽為一家實驗小學開發的身體訓練課程,脫口而出:「為什麼不把這個課程開給大人們呢?」 或許,這讓兩人都想起了在北京四合院練拳的日子。 2011年黃鴻璽在「夜奔北京」四合院客棧里,照片由劉少凱提供 重聚台北大稻埕同行 自此,衣服系列之外,「夜奔文創」有了自己的武術體驗課程。武術課從十路彈腿、劈掛掌、埋伏拳一路開了出來。武術課起步的同時,衣服也大受好評,受邀在台北誠品、台南林百貨、京都等地開出快閃體驗店。 2024年12月,「夜奔文創」在台北大稻埕開辦了實體店。除了賣衣服,他們還賣手工縫製的筆記本、茶杯、武術體驗課等產品與服務。黃鴻璽念茲在茲的中國武術,中國人的身體認知方式,在各種產品裡都有體現,或者說中國武術這個大寶藏是「夜奔文創」一切產品生發的源頭。 「夜奔文創」在大稻埕開設的中國武術體驗課,照片由劉少凱提供 劉少凱把中國武術視為「預防醫學」的一種,從醫療養生角度來看,通過武術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,確實不失為一種高明的預防醫學。過往的品牌經驗,讓他看到「夜奔文創」蘊含的武術基底的可貴,他正試圖和黃鴻璽一起打造關於傳統武術新的世界觀與生態系統。 大稻埕的「夜奔文創」實體空間,既有作為身體皮膚的衣服,亦有適合運動後泡澡的中藥香包,還有針對不同季節及不同身體部位的香,劉少凱嘗試從五感全方面的構建「夜奔文創」,讓中國武術這個古老的技藝變得現代與時尚。 劉少凱融合各種身體訓練修行方式的嘗試示意圖,照片由劉少凱提供 接受筆者訪談時,劉少凱提到,「美感努力運動」這個概念。他說,「美感等於知識累積的情感反應,有多少美感就要有多少的知識。武術這個大寶藏裡包含著太多的知識,所以我們從武術裡發掘到很多東西,從我們自己開始,做好看的衣服,開很酷的店,逐漸喚醒更多同行者一起努力。」 黃鴻璽深知中國武術是個巨大的寶藏,面對其逐漸式微的趨勢,他倒頗有信心,一方面盡情享受武術好玩的地方,那是和自己身體心靈的深度對話;另一方面,就像來自印度古老的修行術——瑜伽,在全球風行一樣,他相信中國武術也會有那麼一天。 「我們願意先走一步,做那個探索者。」黃鴻璽說。 「夜奔文創」大稻埕旗艦店,照片由劉少凱提供 或許正是黃鴻璽這種探索的勇氣打動了劉少凱,劉少凱回想起十幾年前站在北京四合院屋樑上的情景,或許會生出探索先行的豪情。 2024年12月15日,「夜奔文創」旗艦店在台北大稻埕開幕,劉少凱特別準備了當年在「夜奔北京」類似的紅燈籠,古老的木門等相關元素,他和黃鴻璽再次屋樑相聚。和十三年不同的是,這一次看到的是台北的天空。 接下來,他們要以中國武術包含的身體認知,做新的美學努力,建構新的生活儀式。他們準備繼續做個探索者,「不追求復古,而是找回真東西。」 時隔多年,劉少凱和黃鴻璽終於成為武道上的同行者,他們也在吸納和召喚一切同行者,向身體與生活方式的探索邁進。 Tags: 同行者 Read more articles Previous Post海市蜃樓的同行者 You Might Also Like 有關理髮的小旅行 2 1 月, 2023 城市中最有「植感」的電氣時代產物 30 9 月, 2022 台北市區樹徑連走:有關十種綠類型的串聯 1 12 月, 2022